我越来越感受到,只有破碎的生命才能迎来生命的翻转。
有人说:“人的成长或许就在一夜之间。”在我看来,属灵生命的翻转或许也是如此。
2015年,我的高中同学张弟兄突然悔改,跟我说要去读圣书培训班。这件事给我的感觉简直就是平地惊雷。
我来简单谈一谈张弟兄的人生经历吧。虽然他年龄不大,但他的经历却十分多彩,我甚至开玩笑地说:“要是哪天你出名了,都可以写一本自己的传记了。”
张弟兄出生在一个基督徒的家庭中,我高中时就知道这个事情,但那时我对这些并不是很懂。当时的我从来没有想过能和他成为好朋友,不论是将来还是当时。因为当时的他,是我们学校高中部的年级第一。虽然当时的高中只有几百人,是一个乡镇高中,但能成为第一名也不是那么容易的。我印象深刻的是,刚开学的时候看到他的名字就是在第一位,分数比第二名高了好几十分。开学一个月后的测试,他又是稳稳的第一,而且是毫无压力的那种感觉。我从小就是个差生,对这些成绩好的学生自然是异常羡慕,心想,要是能和他成为好朋友就好了。
后来,可能是由于我家里买的房靠近他的老家,本来我家是在另一个乡镇,但因为我母亲娘家和他家不远,就在附近买房了。每次回去我们坐车都是同一班车,也就慢慢熟悉了。
那时候的他给我的感觉就是老师口中的好好学生,他也确实是好好学生。
后来,不知道怎么回事,他突然要留一级,说要好好读书;又不知道是怎么回事,突然又说不读书了,自此以后有两年我都没有见过他,也没有什么联系。
和他再次见面,已是我高中毕业后半年多。他当时染着一头的黄头发,头发很长,穿着皮裤,打着耳钉,叼着香烟,俨然就是一副杀马特和非主流的造型。当时的我很是惊讶,差点都不认识了,他还是我当初认识的那个他吗?好好学生不见了,活脱脱的一个社会不良青年的模样。
后来,我和他也没有太多的联系,直到两年后的一次同学聚会,他又改变了。
当时他好像又回到了当初的好好学生模样,一副书生模样,长头发不见了,黄头发也不见了,耳钉也没有了,说话又是那么斯文了。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理解我的感受,同样的一个人,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家长、老师口中的好学生,突然变成了社会不良青年的样子,然后又成了一个斯斯文文的人。我很惊讶,和他聊了很多。
原来,他遇到了一场小车祸。当时的他被撞,到医院后都不能动弹。等到他第二天醒过来的时候很是担心:我怎么了?为什么我会在医院?我会不会有什么大问题?就这样,这件事引起了他对人生和意义的思考。
好在他的一切担心都是多余的。他在一个多月的住院过程中想通了很多,也因着这次经历,他真正地悔改了。
后来,他感受到上帝赐下的深恩厚爱,便受洗归向主;他也感受到上帝的呼召,就去读了圣书培训班和神学,并参加了事奉。现在他也在属灵生命上不断地追求,虽说从职分上来说他不是牧师、长老,但在我看来,他的信仰还是很纯粹的,也确实在灵性上对我有很多帮助。可以这么说,我的生命因他而受到很大地鼓舞。
正所谓“不破不立”,正因为有老我的破碎,才会有新生的成长。若是我们不经历一些事情,便不会明白上帝对我们的恩典,只有如此,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生命的转变与更新。
很多时候,人们习惯于停留在舒适区,不愿面对挑战和痛苦,但正是这些看似艰难的经历,塑造了更加坚韧和成熟的我们。就像一块未经雕琢的玉石,只有经过刀斧的打磨,才能显现出内在的光彩。同样地,我们的生命若没有经历过破碎与重建的过程,就难以深刻理解信仰的力量以及上帝在其中的作为。
这种转变并非一蹴而就,而是一个漫长且充满挣扎的过程。它需要我们放下自己的骄傲与固执,学会谦卑地依靠恩主的力量。每一次的破碎都像是一次灵魂的洗礼,让人从自我中心转向以上帝为中心。在这个过程中,人会逐渐看清自己的有限与软弱,同时也会更加珍惜上帝所赐予的恩典与盼望。这样的经历不仅改变了个人的生命轨迹,也影响着周围的人,成为他人生命中的见证与光亮。
感谢您的阅读!我们非常重视每一位读者的声音。若您在阅读过程中有任何想法、疑问、建议或其他想与作者交流的内容,或愿意帮助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、提出改进建议,欢迎通过邮件(jidushibao@gmail.com)与我们分享。您的反馈不仅能帮助我们不断优化内容质量,也能让更多读者受益。我们会定期整理与回复大家的意见,优秀的建议还可能在后续更新中得到采纳。
反馈时,也请您具体指出是针对哪篇文章提出的意见与反馈。
期待与您保持互动,让内容在交流中不断完善。
CT特约/自由撰稿人文章,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,供读者参考,CT保持中立。欢迎个人浏览转载,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!
凡本网来源标注是“CT”的文章权归CT所有。未经CT授权,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、公共网站、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。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、微博、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,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、作者与链接地址(URL)。其他公共微博、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,请通过电子邮件(jidushibao@gmail.com)、电话(010-82233254)或微博(http://weibo.com/cnchristiantimes),微信(jidushibao2013)联络我们,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。